不同于中国的“专利代理师”制度,日本建立了自己特殊的“知识产权代理师”模式。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使国内同仁加深对日本专利制度的了解,对我国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概念简介与辨析
首先,因为语言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先简单辨析一下日本“知识产权代理师”的概念。日语的“弁理士(べんりし)”在翻译成中文时,由于国内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所以有着很多种中文翻译。除了直接找到相应汉字将其翻译为“弁理士”、“辩理士”之外,最常见的莫过于“专利代理师”(或者“专利代理人”)这一译法。而实际上,笔者认为这些翻译并不准确,应当将其翻译为“知识产权代理师”更为妥当(以下简称为“知产代理师”)。
日本知产代理师特有的梧桐菊花章
其中菊花代表着正义,而梧桐代表着国家的繁荣
虽然日语的 “弁理士”与中国的专利代理师有相当多的共性,但也存在明显区别。在中国,专利代理师一般指代的是,通过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具有专利代理师资格、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人。根据《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代理机构可以接受委托,代理专利申请、宣告专利权无效、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以及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等专利事务,也可以应当事人要求提供专利事务方面的咨询”。可见,中国的专利代理师主要指向的是知识产权中专利的范畴。但是,日本的“知产代理师”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专家”,业务范围不仅仅只涵盖专利。根据日本知识产权代理师协会的表述,知产代理师的主要工作是,“为想要取得专利权、实用新型权、外观设计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人,代理向日本特许厅办理的相关手续。”另外,知产代理师作为知识产权专家,还可以处理包括产品抄袭、权利侵害等的咨询业务。
二、执业条件和现状
根据日本《知识产权代理师法》第7条规定,要获得资格,首先要通过知产代理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律师资格,或者在特许厅作为审查员或复审员工作7年以上。《知识产权代理师法》中,对知产代理师的考试资格并没有做学历、年龄、甚至是国籍上的特别限制。一般而言,只要没有受到过刑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均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之后,要作为知产代理师从业的话,需要在日本知产代理师协会下设的登记处登记。
在考试方面,日本的知产代理师资格考试共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是多项选择考试,第二期考试是论文考试,第三期考试是口试。其中考试内容除了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及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外,可供选择的选考科目还包括地球技术、生物技术、实用化学、机械学、物理技术、通讯技术等。考试难度导致了考试通过率一直非常低。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年份的通过率都不到3%;进入21世纪,通过率有些上升,但也平均只在6%左右。
但在高难度、低通过率的同时,日本知产代理师的年收入很客观,据统计,日本知产代理师的年收入平均在700万日元左右(约等于45万6千人民币)。而根据个人能力、实务经验、所就职的事务所的不同,知产代理师个人的年收入从每年500万日元(约33万人民币)到超过1000万日元(约65万2千人民币)不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具有律师执业资格者可从事知产代理师的相关事务。实际上,日本律师只要去日本知产代理师协会登记注册,并交纳会费的话,就可以注册登记成为知产代理师,这一点和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一部分是因为在日本成为律师非常难,导致律师数量相对较少。通常需要完成法科大学院三年完整学业者获得“法务博士”头衔才有资格直接参加司法考试,未能完成法科大学院学业者需要首先通过极难的司法考试预备考试才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根据笔者与日本律师的交流,因为律师职业本身就可以处理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非常多种类的法律业务,案源充足,收入颇丰,所以一般而言他们并不会考虑再去申请成为知产代理师。特别是日本在存在着其他诸如“司法书士”、“行政书士”等法律职业的情况下,“尽管这种法律业务自己可以做,但是权衡之后还是觉得做自己专攻的方向比较好”的想法在日本律师中已经成为了广泛共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日本的“知产代理师”与国内的“专利代理师”在制度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日本自知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只有依靠人的智慧才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所以一直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特别是从小泉内阁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奉行“知产立国”的国策。“知产代理人”作为日本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为社会方方面面的知产问题提供着专门的法律服务。笔者认为,知识产权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内或许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建立一个知产行业总体的资格考试,促进专利代理师为客户提供知产的“一站式”服务。以及,或许可以通过降低资格考试的报考门槛,同时提高考试难度的方式,筛选并提高知产代理师的专业水平。
(文字: 上海里格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