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这是沪苏浙两省一市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区域。
文化的共融协同发展,是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基础。此次空间规划更是将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
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意识相近,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基本特点。
江南自古孕育了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情愫”,江南的富裕、崇文重教、勤劳、雅致、文化繁盛、文人辈出、豪迈的家国情怀等在各种文学、历史、诗歌中不断深化和刻画,从而培育了一种中国本土文化体系中非常鲜明的“江南文化”。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的维度来审视,“江南”的精神纽带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集聚了“江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运河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工业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
文化资源兼顾传承与利用,跨地市联动保护机制成为未来必然。
近几年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上传承与利用的优势逐渐突出,除了运用新技术对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实施文物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全市文物、博物馆、珍贵古籍信息数据库,还重视开发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结合主题旅游等项目形成文化品牌。如苏州,通过构建文物建筑保护传承利用体系,规划建设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馆,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策划组织“江南水乡古镇”申请世界遗产,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在此基础上,城市间的非遗活化利用联动机制初步形成。比如大运河遗产保护,成立了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联盟,下设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协调、组织、实施大运河全线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运河保护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正在探索和形成之中。
文化建设呈集群发展,空间布局均衡、特色鲜明。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资源丰富,据有关数据统计,上海大都市圈内共有文化资源点150处,其中国家级73处、省级77处;生态资源点128处,其中国家级46处、省级82处。从文化空间布局上看,已经形成了南北五大特色文化集群。一是以无锡、苏州、湖州、嘉兴为代表的环太湖山水、江南文化之“水乡雅韵”文化集群;二是以宁波为代表的南部书商文化之“书匠儒商”文化集群;三是以舟山为代表的融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之“佛教仙岛”的文化集群;四是以南通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文化地标为代表发展“江海文化”“养生文化”之“养生福地”集群;五是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的融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际都市”文化集群。这五大文化集群,通过相通相融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输出,开展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展现了上海大都市圈文化的包罗万象、包容和谐的特质。
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并逐步成为城市形象提升的内涵支撑。
京杭大运河在江南地区分为江北运河与江南运河两部分,流经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有常州、无锡、苏州和嘉兴。4城市结合各自文化特色,联手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常州,建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打造“常走大运”,形成全国品牌;无锡,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进一步彰显“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城市形象;苏州,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为目标,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建设全球“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嘉兴,突出长三角湿地生态、大运河丝路文化旅游、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优势,致力打造“长三角最优的高水准创新经济引领区、全国一流的高质量生态文明样板区、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城乡融合示范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承载地”。
文化成为带动消费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从整体上来看,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旅游业趋于成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化旅游大市场,是长三角区域都市文旅消费的代表。从横向来看,除上海外,其他8个城市差距不明显,且苏州与宁波表现突出。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无锡和舟山也表现不俗。选取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国内旅游规模和入境旅游规模两项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与城市所属省份的全省相比,除个别城市,各项指标基本在均值以上。
文创产业发展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城市聚集人才的聚力器。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都市文化圈提供了产业支撑。如上海确立了建设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2018年上海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4227.72亿元,同比增长8.9%,跻身上海八大重点产业。苏州也成为重要的创意产业基地,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宁波集中力量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科学布局建设文创港、软件园等一批创新单元,推动科研设施、大院大所、科创企业加速集聚,打造以甬江为主轴的创新带。由文创、科创催生的长三角众多现代都市的时尚文化资源,如演艺、设计、赛事、游戏、购物等,以及由文化、旅游、商业、体育、会展融合形成的都市活力与风情,体现着上海大都市圈最新发展成果和当代魅力。
可以看出,各城市在打造城市品牌中更加注重文化的优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结合城市间优质文化资源互补,以增强各城市文化地标的辨识度,彰显江南文化的多姿多彩,扩大江南文化的影响力。在文化协同上,目前上海大都市圈的主要做法大致可以归纳两点。
点对点协同建设旅游区。如宁波共建大运河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打造浙江大花园精品旅游带。无锡积极与常州市武进区深化合作,协同发展竺山湖生态旅游区,推动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协同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加快建设锡宜协同发展区,推进大拈花湾、渎村水乡、周铁总部园区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长三角著名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嘉兴协同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片区的示范协同,努力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协同打造文旅品牌。尤其是在开展文旅活动组织承办各类重大赛事、文体活动、会展论坛时,城市间的共同协办、互动合作开始增多,开始关注联合开发文旅线路产品。如常州太湖湾与无锡拈花湾、苏州东太湖地区文旅资源的合作开发,联手打造“大运河世界遗产经典游”“环太湖休闲度假精品游”“江南古城古镇古村体验游”等文旅品牌,推出“旅游一卡通联名卡”。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协同的共时性有待加强,二是“文化+”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整体文化建设规划相对较弱。
相对来说,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规划中对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协同方面的统筹规划相对缺乏,文化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点对点的阶段。各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协同,而对文化产业、文旅产业、包括体育健康产业的协同推进缺乏整体的规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另外,一些政策领域因存在跨区界溢出效应与行政辖区的边界冲突,从而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文化建设尤其公共文化建设的传播交流方面还未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文化市场开放、生产要素整合、文化遗产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做强做大。
文化创新要素市场流动性不足。
由于文化产业成为各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各城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或者建立投资基金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出于对政绩的追求,这些行为往往具有短期化的特征,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造成要素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虽然开启了区域协同创新,但在区域创新机制与创新制度、规则等领域忽视了文化上的同根同脉,存在文化断层,致使各自创新资源与特色优势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功能互动。尽管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多年来有一些联动合作的举措,但是涉及城市间文化价值、区域文旅整体品牌层面的意识与实践还是不够。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布局往往与主体发展期待相呼应,主要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品牌效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项目集聚效应最为突出,而对于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协同的考虑不够。
文化产业结构同质化明显。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从产值总量的角度分为了三个梯队。作为第一梯队的上海、苏州拥有相对成熟且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上海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人才高度集聚,以国际大都市为引领的都市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苏州重点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聚焦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化等细分行业,拓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旅融合、工艺美术、数字文化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作为第二梯队的无锡、常州、南通、宁波、湖州的文化产业各有长短。无锡依托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构建电影产业生态圈,推进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数字内容产业方面提高数字传媒、数字娱乐、数字出版、数字装备、网络视听等领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常州着力建设国家级视音频版权进出口平台及溯源数据管理平台、市级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基地),同时注重文体融合;南通打造崇川区艺东方艺术品综合体、左岸动漫产业园、1895文创园区、家纺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开发区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海安市523文化产业园、如皋市一下未来科技城、海门麒麟红木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基地),形成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宁波在国家动漫基地游戏产业方面有所成绩,目标是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新兴集聚区;湖州聚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等符合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作为第三梯队的嘉兴和舟山,从GDP占比到文化产业规模与第一梯队相距甚远,虽各自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生态优势,但产业发展方面缺乏生产资本与专业人才。可以看出,尤其第一和第二梯队在文化产业方面都集中在数字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文化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科学技术从文化产业消费端向生产端渗透不足是当前上海大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当我们在欣喜互联网爆发式的增长为“文化+科技”迅猛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却发现新业态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所谓的科学技术对文化生产的作用,还处于概念创新的阶段,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第二、三阶梯的城市大多数的文化产业规模小、能级低、增长放缓,并且缺少打响都市文化产业的品牌,没有产生具有足够影响力和辨识度的上海大都市圈的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特色文化资源亟待有效整合。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在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发力后劲不足,基于文旅产业价值链耦合重构、文旅融合促进城市及都市圈功能提升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城市文旅融合一体化的精品供给欠缺。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资源具有互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也各有特色,但是整体对于特色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将散落于各城市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江海文化、佛教文化、海洋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推进融合互动及创新;基于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品牌体系没有系统性地规划、管理和运营。
城市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亟待增强。
以上海为例。上海在“十三五”时期积极推进文化与金融融合,与市金融办签订《文化金融合作发展备忘录》,完成了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并成立上海品牌发展基金,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但目前来看,由于部分城市财政支持政策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范围失当,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预期的资本支持效果。
需塑造上海大都市圈整体文化形象“走出去”。
上海大都市圈是多元文化共存及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中华文化的传播需要在对外开放的前沿与世界展开交流与合作。在对外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需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整体文化形象,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讲述好中国故事,从而能在文化碰撞中创新创造文化成果,应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的对外文化贸易和传播中国文化。
整体保护与活化遗产群,塑造传承地域文脉的文化之路。
打造“江南水乡古镇遗产群”。将西滨太湖、东抵虹桥,总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的地域作为“江南水乡古镇遗产群”予以重点打造,挖掘山水江南与风物江南的文化底蕴;保护最具水乡特色的空间基层,恢复江南水乡河网阡陌的肌理,重现“水乡的韵清幽尽在河”的生态本底和“鱼米之乡”的历史古韵;通过“以塘行水、以泾均水、以塍御水、以埭储水”等方式,重现蓝绿水网络脉络与自然生态空间;建设最具优雅诗意的栖居典范,再现“家家枕水小桥多”的水乡生活场景,通过传统江南民居的保护与建设,营销精致、优雅、闲适的生活意境,打造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人文精神家园。
打造“中国古典园林遗产群”。围绕世界级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结合其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资源点,以及太湖北岸4A级及以上景区,打造“中国古典园林遗产群”,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与现代魅力山水风景融会贯通。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瓷窑遗址”打造世界级的露天青瓷博物馆。通过讲述与传承中国瓷器的制造工艺,将江南工艺之美与工业文化产业融合。
共建江南韵味的镇村联盟,共推都市圈休闲文化发展。
打造“小镇联盟”。以促进上海大都市圈特色小镇之间的链接联动为导向,将地理邻近、要素资源关联紧密的特色小镇串联打造“小镇联盟”,实现资源互补、线路互推、客源护送、信息共享的新型业态,通过共同打造旅游黄金线路、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强化江南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建“乡村联盟”。立足乡村特色,形成有主题的统一的、富有魅力的乡村联盟,通过统一旅游品牌、标识标志、统一旅游推广,合力提升文旅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推动跨界风景旅游公路建设与旅游线路组织,促进魅力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的文旅风景线。
构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以演艺文化为契机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打造特色主题旅游圈。集中的文旅资源进行跨区域整合,培育多个旅游圈。通过旅游圈的建设,深化旅游合作,共同推广旅游品牌,强化客源导入,形成共建共享的旅游平台。每个旅游圈打造一个特色的主题。可通过对旅游圈内资源要素的识别,提炼旅游主题,形成统一的文化形象、宣传标识、整体风貌和纪念商品,共同培育面向世界的共同旅游品牌。同时通过品牌培育、要素建设,与其他旅游圈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上海大都市圈内的高端游客群。
打造统一旅游品牌。结合上海大都市圈具有山水相依、文脉相通、文化相近、城乡相融的特点,在上海大都市圈内可通过深化跨区域合作,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统一的旅游品牌,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沿线的旅游景区实现“一票通游”、民宿联盟,推动沿线旅游景区品牌共建、客源互送,打造世界知名的精品旅游目的地。鼓励沿线旅游景区与各城市的演艺要素互联互通,实现各城市的演艺产品和服务在都市圈整体区域市场进行营销和供给。共同提升城市演艺场馆的可达性和信息透明度,极大地激发观众和游客的观演欲望。
实施文化人才聚焦战略,开展大都市圈文化人才互通政策。
开展人才“孵化器”联合培养。联合培养文化创业创意人才,鼓励孵化器与优秀社会资源、部分高校资源合作,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产业链式培养,积极宣传社会类文化人才先进典型,创新人才荣誉激励机制。
开放人才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的专业优势,通过政府服务购买形式,鼓励企业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灵活化文化人才培训模式,整合行业培训资源,变独立分散为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互补互惠。
搭建文化人才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社会类文化人才管理效率,做好人才跟踪服务。
上海大都市圈在文化规划上的四个“坚持”。
坚持因地制宜,既立足本地实际,又与时俱进地丰富现代文化特色和优势,塑造国际品质、江南韵味的栖居典范,培育与活化遗产群,开发大都市圈的文化之路;坚持顺应新的消费趋势,着力建设国际品质服务设施群,提升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坚持顺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具有江南韵味的镇村建设成为新兴经济的载体空间、诗意栖居的立项家园,共建旅游与精品游线路,串联、链接都市圈内的各类特色资源;坚持让文化软实力提升与人才培育相统一,联合培养文化创业创意人才,发挥龙头企业人才溢出效应,搭建文化信息平台。
只有城市间文化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让上海大都市圈成为历史与时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区域。
作者:凌燕 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